深圳大学锐意进取,革故鼎新,走“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的一流大学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体制机制,更新科学研究理念,推动原始创新动力,聚集了大批国际科技领军人才和各类创新元素,各项指标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科研项目、经费、成果均大幅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拥有量上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深圳大学从一所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逐步提升为一所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并重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科研影响力、综合实力和社会认可度全面提升。
近年来,深圳大学科研能力飞速提升。2018-2023年,我校科技经费累计达到95.5亿元;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46 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117项(项目20+课题87),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121项;省部级项目1228项,市级项目1921项,超过同类及部分211高校。科研平台经重组改革后,我校当前拥有5个国家级平台、12个部级平台、4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与84个市厅级平台。2023年我校共有36位学者入选Elsevier 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自然指数网站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显示,深圳大学居省内高校第3位,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有4个,ESI全球前百分之一学科有19个,分别为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数学、微生物学。国际学术生产力和影响力再度提升。深圳大学的科技规模和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深圳大学累计引进20余位全职院士,充分放权院士自主打造研究团队,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月球地下环境利用和保真取芯、月底轨道交通、未来城市、半导体材料、精准医疗等领域进行前沿探索。学校与学院充分给予配套人员和设施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在关键领域及“卡脖子”技术领域发力,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培育人才,深圳大学构建以院士或国家杰青领衔牵头的优势学科科研团队,包括毛军发院士牵头组建的“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谢和平院士牵头的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团队、范滇元院士牵头的微纳光子学与光信息技术学科团队、郭仁忠院士牵头的智慧城市研究团队、陈国良院士牵头的大数据研究团队、Carson院士牵头的国际肿瘤医学团队等。
高端创新平台的增设,为我校的基础研究激发了学科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重视校企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健全校企高效融合对接机制,组织科研团队扎根特区、扎根湾区,与先行示范区紧密相连,同步发展,根据区域发展方向和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地方科技产业规划,结合深大高校资源和高端人才优势,联合湾区内各级政府共同发起设立围绕不同产业的创新型研究院或科技创新中心。
探索多种形式实现校企深入融合:包括在校内统一平台下发布各层级科技企业需求,促进揭榜挂帅式项目的承接及人才资源对接;积极主动组织与政府管理部门、大型企业等进行技术交流,2022年先后组织了深圳海关战略合作项目研讨会、华润新能源领域技术研讨会、中兴通讯天线芯片多媒体技术研讨会、华为智慧传感技术研讨会等,促进各领域专家队伍与企业交流合作。
对于行业龙头企业,采取多模式深度合作策略,如联合共建行业共性技术攻关研究平台、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联合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等。加大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合作力度(包括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在“20+8”产业领域,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推动其进一步成长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主动积极宣传推广学校科技成果到企业应用,走出校门,与市场接轨。学校通过举办“深趋势”产学研项目对接系列活动,将学校成果推向市场,再接受反馈迭代更新,进一步提升成果的应用价值。
推动重点重大项目科研成果到企业转化,结合深圳市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相关政策,利用学校企业资源,开展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研究,积极化解科研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重大科研成果实现0-1-N递进。
深圳大学成果奖励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深圳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0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2项,获深圳市科学技术奖12项,在获奖总数和一等奖获奖数方面创历史新高,获奖总数居全市第一。2023年获深圳市科技奖19项,省级奖励申报仍在评审,但有望超越预期
2023年SCI论文数量维持高位,2023年共发表SCI论文6533篇,CNS论文4篇。在2022年《Nature》发表的谢和平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新技术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破解了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半世纪难题,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专利授权量连年上升,2023年获专利授权145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4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