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
当前位置: 学者风采 > 院士 > 正文

刁东风

 

姓名:刁东风

单位: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职称:教授

备注:院士 博导 硕导

电话:暂无

Email:

  个人简介  
  刁东风,院士、教授、博导。1983年获得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中国科学院)学士学位;1986年获得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官:日本工程院与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两院院士加藤康司教授)。博士毕业后留在日本(东北大学、静冈大学)任文部教官助教-讲师-副教授多年(1996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当选日本学术振兴会Fellow、2020年当选日本工程院院士)。2002-2012年应邀赴任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同时兼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至今任深圳大学纳米表面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2016年任深圳大学电镜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纳米表面科学与工程研究、开创了电子/离子照射下纳米结构的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在该领域的体系化、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成果。近年主要从事“低能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中的量子制造科学与技术研究,重点关注低能电子照射诱导的键合原理与结构及方法,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超高密度石墨烯基边缘排列结构表面”与“石墨烯基边缘量子效应”为起源的光电-磁电-力电-生物电-摩擦电等高灵敏传感特征,为“碳基量子制造”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曾多次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2次)、日本大泽财团(2次)、日本精工财团(1次)、大豊国际财团(2次)的奖励,与日本众多的大手企业(日立、理光、日本精工、精工电子等)合作开展面向未来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在国际上发表了学术论文300余篇(近5年作为通讯作者发表JCR1区论文50余篇)、著书3部(英文)、技术发明专利100余项、国内外大会特邀报告50余次、培养博士生20名(其中15名已经获得博士学位)。他是国际知名的纳米表面科学与技术及纳米摩擦学领域的开拓者,曾多次主持国际会议并做大会特邀报告50余次、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任JCR1区FRICTION杂志的Associate Editor,Lubrication Science编委。近来的研究兴趣是:(1)量子制造;(2)量子传感;(3)摩擦量子信息学。